河南省腐蚀与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发布时间:2024-05-20

     河南省腐蚀与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河南省腐蚀与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腐蚀与防护标委会)于5月16日下午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正式成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新怀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共同为腐蚀与防护标委会揭牌。

111.png

【“最强大脑”:19家单位的36位专家组成】

       “河南省腐蚀与控制产业历史悠久、产业积淀深厚,长垣拥有我国唯一的中国防腐蚀之都称号,还拥有全国唯一的以腐蚀命名的产业园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李伟华教授认为成立腐蚀与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体现河南担当、服务标准河南建设,发出河南防腐蚀产业之声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国腐蚀与防护事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腐蚀与防护标委会每届任期3年,第一届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腐蚀与防护协会、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长垣市防腐业协会等19家单位的36位专家组成,李伟华任主任委员,关绍康、李献民任副主任委员。标委会依托单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下设秘书处,汪志昊任秘书长,李伟杰、李新河任副秘书长,负责标委会的日常工作。腐蚀与防护标委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提出腐蚀与防护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原则,提出腐蚀与防护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参与组织腐蚀与防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受委托组织开展标准的实施情况评估及标准的培训工作;等等。李伟华说,标委会将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汇聚众智,搭建标准化科研、实践、共享的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加强标准化体系布局,推动标准国际化。此外,联动全省基础设施腐蚀防控重点实验室,打通“政产学研用”全链条产学研攻关,通过标准的制定技术的引领、人才的集聚,强化我省腐蚀控制产业的金字招牌,塑造腐蚀控制产业新动能、推动防腐蚀产业提档升级。

222.png

【“最强合力”:全行业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首届河南省腐蚀与防护标委会的依托单位,并由李伟华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这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腐蚀与防护行业对华水的信任和肯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说。刘俊国表示,该校将全力与兄弟单位一道,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坚持标准引领、科技驱动,不断促进腐蚀与防护学科和技术原始创新和应用能力提升,不断促进防腐行业整体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共同为我省防腐行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助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河南省腐蚀控制产业重要集群地,长垣市享有“中国防腐蚀之都”的美誉。截至目前,当地拥有资质类建筑防腐企业1307家,其中具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有38家。2023年,长垣建筑防腐业累计完成产值468.79亿元,纳税27.27亿元,占全市税收的37%。

      据长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太俊介绍,长垣防腐业在全国同行业占有份额在60%以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国防腐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市将全力支持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为其提供有力的资源和保障,推动委员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作为施工企业,如何发挥标准化委员的作用,推动防腐标准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标委会委员代表、河南省防腐企业集团高级工程师康利刚表示,他们将围绕防腐行业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专利,深入实地探讨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符合实际、合理的标准化体系。同时,联合同行企业、施工技术精英、设备材料厂家,积极参与标准的申报制定工作,形成多元化的标准制定格局。

333.png

【“最新要求”:围绕三个维度做好标准化工作】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新怀表示,以标准引领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级部级创新平台建设;以服务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产业链培育壮大为目标,加强标准化工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三个维度对腐蚀与防护标委会提出了工作要求。

444.png

       他强调,“城市更新”是腐蚀防护标准化工作的新方向。标委会要以城市体检评估与诊治、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抓手,大力发展既有建筑和基础设施智能检监测装备、高性能防腐新材料、智慧运维等,强化标准对城市更新与高品质工程的支撑。“城市生命线”是腐蚀防护标准化工作的新领域。标委会要主动谋篇布局,扎实做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这篇大文章,根据国家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有关标准要求和我省实际,加强标准引领,健全安全技术规范;指导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防腐蚀工作,制定完善相关标准,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双碳”战略目标是腐蚀防护标准化工作的新动力。标委会要以落实“3060目标”为源动力,切实以新型建筑绿色化、长效化、智慧化为目标,建立全生命周期腐蚀控制理念,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数字化等全要素创新,实现工程建设的低消耗、低排放、长寿命,以标准助力建筑产业绿色转型




尾.png